公众开放日丨燕山大学师生走进沧炼
“这景观池中的水是引入经过污水装置处理后的可回用水,水中可以养鱼种花。”解说员刚说到这里,一旁的两名大学生窃窃私语,“快看,荷花儿旁边那两条大锦鲤真好看!”
一名大学生指着水中的锦鲤兴奋地和同伴说着,她一边认真地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一边双手捧起池中的水闻了闻:“这水还真清亮,一点味道都没有!”
7月8日,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80余名师生,应邀分两批参加公司举办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沉浸式体验现代炼化企业打造绿色企业的生动实践。
讲解员为来宾介绍了先进的消防设施,展示了消防应急科目,与师生进行了消防水带使用、干粉灭火器救火、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空气呼吸器佩戴等互动体验。
讲解员向来宾详细讲解了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通过给工业污水“洗澡”“治疗”“消毒”等步骤,生产污水彻底改头换面,从而变成了用途广泛的可回用污水,除一部分被用作消防补水、锅炉补水、企业绿化用水之外,其余全部被重新回用到生产装置,每年可节约80多万吨的新鲜水资源。
讲解员讲解了炼油一部作为公司的龙头生产单位,在挖潜增效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指着脱硫脱硝装置介绍说:“我们公司投资2.3亿元建设投用了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经过该装置的工艺处理,实现了达标排放。”讲解员指着不远处一排排光伏发电设施:“近两年,公司投资修建了多处光伏发电设施,每年可提供绿电用量98万千瓦时。光伏项目的投用,成为沧州炼化开发利用新能源项目一个新的起点和尝试,在助力打造绿色企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心控制室是全厂生产装置的核心,这里的电脑控制着全厂20多套生产装置,电脑上的每一个的线条、数字都对应着各个塔器、管线、设备的参数,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输入数据就可以对所有装置进行操控,安全平稳地生产出汽油、柴油、液化气、食品级硫黄、聚丙烯等几十个不同种类的产品。
近年来,沧州炼化认真落实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环保的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构建环保管理长效机制,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