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形”圈 解决泄漏大难题

8月11日16时,炼油二部设备技术员米晓龙带领班组人员,刚刚完成2号加氢装置加热炉底部15号燃烧器软管的更换,就迫不及待地叫来LDAR检测人员,对软管两端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测。

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检测数据,米晓龙的心跳开始加速。“只有5ppm,几乎检测不到泄漏。”反复确认后,米晓龙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成功啦!泄漏难题终于解决了!”

今年6月,质量计量中心LDAR检测人员发现,在2号加氢装置加热炉底部连接瓦斯线和燃烧器的多条软管处,两端密封点泄漏值增大,虽然符合地方政府环保指标要求,但有上升趋势。起初,针对这一问题,各班组利用管钳紧固的方式进行处理,但都没能解决根本问题。

米晓龙带领各班组成立攻关小组,停掉泄漏的燃烧器,对连接软管两端的密封面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泄漏原因:2号加氢装置加热炉燃烧器软管两端采用丝扣连接球面密封,经过长时间运行,球面腐蚀、平整度下降,进而密封逐渐失效。

“仅加热炉F4101就有56个燃烧器,这种球面密封点多达336个。”米晓龙说,如果不及时治理,后果很严重。经过查阅资料和外出调研,他们发现多家兄弟企业均采用法兰连接,密封效果很好。然而,这一解决办法必须等到一年后装置大修改造时才能实施。

“利用现有条件,在球面上增加一定的软性补偿,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米晓龙顺着这一思路,和班组一起攻关。缠四氟带效果不理想,他们又专门定制碗形密封垫。这个理论上行得通的办法,却在实践中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尺寸不好把握、垫片位置无法固定、安装过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更大的泄漏……多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如果能在球面上开一个环形凹槽,制作一个‘○形’的密封圈半镶嵌在凹槽里,问题或许能够解决。”米晓龙多方联系软管制作厂家,提出定制特殊软管的需求。最终,一家企业有了回应,并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实地调研。

开槽的位置、宽度、深度,以及“○形”密封圈的大小,米晓龙和厂家技术人员反复计算试验,最终确定了软管密封球面的定制参数。

8月11日上午,定制的试验软管到货。确定安装方案、落实安全措施后,下午一上班,米晓龙就带领大家,瞄准泄漏值最大的15号燃烧器软管开始更换。“虽然进行了反复试验,但心里还是很紧张。”米晓龙盯住每一个安装细节。

20分钟后,第一根软管按要求安装完成。LDAR检测数据显示,一端泄漏值为0,另一端泄漏值只有5ppm,大大优于厂控指标。当天下午,所有定制软管均更换完毕,LDAR检测数值均优于厂控指标。

“公司一半以上的加热炉都在我们运行部,这一泄漏问题的解决,对于加热炉安全环保节能运行的意义重大。”炼油二部经理张学博说。(张元旺 晓龙)


信息来源: 
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