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上的“通行证”

安全帽上的“通行证”


“终于拿到小标签了。”日前,承包商员工杨师傅从沧州炼化炼油二部安全工程师陈新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小标签,小心翼翼地贴在自己安全帽左侧中央。随后,他来到喷砂防腐作业施工现场,监护人员核验他的身份及作业票证后,又仔细核对了小标签,确认无误后才允许进场作业。

杨师傅安全帽上的小标签,是沧州炼化为承包商人员设计的“安全通行证”。今年初,该公司分析近3年违章情况时发现,大部分违章是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不匹配造成的。“光靠入厂培训远远不够,得给每个项目量身定制安全课。”陈新说。于是,小标签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杨师傅曾在多家单位从事检修作业,但这样的管理模式还是头一回见。起初,他觉得拿到小标签不是什么难事,可真到培训时才发现不简单。

“罐内噪声大,对讲机听不清时内外部人员怎么联系?”“听到连续3下敲击罐壁的声音,怎么办?”针对杨师傅所在的喷砂防腐作业项目,安全组的技术人员梳理出40多项风险点和注意事项,每项都要理解透彻,才能通过检查、获取小标签。

“标签不是终身制,项目变了、时间超了,就得重新培训取证。”陈新说,“安全组的工作量虽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0%,但现场违章却下降了一半,我们累点也值得。”

拿到小标签当天,杨师傅在现场施工时,罐内突然传来3次连续敲击声。杨师傅脑中瞬间闪过培训内容,立刻关闭砂枪,朝着人孔快速撤离,整套动作规范利落。钻出人孔才发现,原是一场突发演练。“真出事的话,没这培训哪跑得出来。”他摸了摸安全帽,“这小标签贴得好,贴得值!”


信息来源: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