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敏:把每一个项目都干出彩


高洪敏:把每一个项目都干出彩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时间:2023-01-11 06:00

“幸亏采用了水泥稳定层,不然这段路可就毁了。”2022年8月底,一场强降雨过后,沧州炼化组织对部分积水严重的路段检查后发现,消防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并没有发现任何质量问题。

此时,大家意识到,当初的一条“把3:7灰土垫层改成水泥稳定层”的建议,对于路面防积水浸泡起到了关键作用。提出这一建议的人,是沧州炼化设备工程部项目管理副主任师、共产党员高洪敏。

一体化管人、标准化管工地

管项目必须管安全,高洪敏把提高承包商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作为保障项目施工安全的基础。2021年6月竣工的沧州炼化控制室隐患治理项目,前后有600余人参与施工,项目累计突破18万安全人工时。人员多、专业多、施工复杂、作业周期长,给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学习培训是安全意识提升的关键。”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高洪敏,实施了承包商人员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每周强制3小时安全培训、作业前安全喊话……除了这些常规动作外,他用心琢磨并实行新入职承包商人员“黄帽子”管理办法。在施工工地,凡是在中国石化系统内工作不足一年的人员,必须佩戴黄颜色的帽子与老员工加以区分。在安全检查、培训等方面“黄帽子”会得到格外“关照”,以便及时纠正他们的违章行为,避免因新员工意识不强、技能不高导致的施工安全问题。

那一年,他撰写的《以安全为核心的炼化企业承包商一体化管理》,获得总部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控制室隐患治理项目的标准化工地管理也吸引了多家兄弟企业前来参观学习。

功夫下在现场、心思用在现场

现如今,中心控制室已经成为沧州炼化标志性建筑。从东大门进入厂区,这座高13米,总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巨型“碉堡”格外醒目。高洪敏为自己能够负责如此庞大的建设项目感到高兴。

“累计钢筋使用量达到1300吨,相当于18层民用住宅的使用量。”介绍起这个项目时,高洪敏难掩心中的激动。为了管好这个项目,他把功夫现在现场、心思用在现场、汗水洒在现场,度过了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密密匝匝的高约12米的钢筋墙,把作业现场围成了一个巨大的方桶,里面被割成了大小不等的“迷宫”。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里面作业的情况,大量成捆的钢筋和木材捆扎材料,在南北两侧两台吊车吊臂的起降挪移间完成。遇到这种复杂的作业,他必到现场,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安全质量要抓、省钱算盘要打

吊装重达150吨网架结构的钢梁,是整个项目施工的重头戏。该梁南北跨度50米,是整个控制室的一道主梁。高洪敏和相关人员反复研究吊装方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研判并提出应对措施。

钢梁过长,运输过程很容易变形,吊装后如果无法焊接,必须解体重新制作。这是高洪敏最担心的事情。那些天,他查阅大量资料,并向兄弟企业咨询,储备了应对钢梁变形的措施。钢梁到场后,他并没有急着吊装,而是要求利用两台吊车,将钢梁进行翻转,靠重力作用恢复变形的钢梁。

经过仔细测量,并对照图纸数据后,高洪敏觉得有了把握,具备条件后开始起吊。最终,钢梁稳稳地架在支撑柱预埋梁托上,分毫不差,施工人员顺利完成了第一根钢梁的焊接。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2022年,高洪敏负责起公司老旧设施改造项目,其中一个工地就在中心控制室东南方向。每次他去工地路过中心控制室,都会像欣赏艺术品一样看看自己曾经管过的“作品”。而高洪敏却说,只要用心用力,每一个项目都能干出彩!(张元旺)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王莹 )



信息来源: 
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