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老兵的"自制笔记本”

他叫回文利,1970年7月12日出生,是沧州炼化质量计量中心的一名原油分析化验员。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他一直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用31年的默默付出,展现了一名退伍老兵不怕吃苦的军人品格,他用最质朴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诠释了一名平凡石化人的责任担当。

清晨,质量计量中心原油分析室内,化验员回文利正在清洗容量瓶,量取原油样品,加入溶剂,加热蒸馏……他每做一步都会举起一个笔记本核对称量数据是否准确。这个笔记本是他用实验室过期的登记纸重新裁剪装订上的,上面是新岗位的操作顺序,和密密麻麻别人看不懂的数据。

回文利是位转业军人,身边的同事都很喜欢叫他“老兵”。“老兵”有很多这样的自制笔记本,有的卷起了边,有的沾满了油污,有的已经变得残缺不全。这各式各样的自制笔记本,都是回文利日常工作积累下来的,每一本都代表着一段回忆。

“笨办法” 学通新岗位

2015 年,因为公司人员调整,装车班组能力较高人员需分配到不同技术操作岗位中。已经46岁的回文利服从公司安排,转岗到了质量计量中心原油分析岗位。

“说实在的,刚来到中心的时候真是学什么都难啊。”从未接触过化验分析的回文利,刚来原油实验室的时候甚至连烧瓶做什么用都不知道,听分配的师傅讲解更是一头雾水,实验操作也是刚刚学习完就忘了第一步从哪里开始的。

“在其他化验员眼里这么简单的工作,在我这里却变得难上加难。但我偏就不信邪!”退伍“老兵”骨子里不畏难、不服输的劲头儿让他不停地围着师傅丁岗龙问来问去,有时班组人员会打趣地说道:“真是老徒弟追着小师傅跑!”

“教回师傅真是手把手。”丁岗龙笑着说,“但他真的认真,一遍学不会,问第二遍,第三遍。最后还准备了一个小本本,做一步记一步。”

丁师傅说的小本就是回文利来质量计量中心的第一个笔记本,一个像小学生记笔记一样,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记录操作规程的笔记本。现在,这本笔记每页都被翻看得出现了残缺。

那段时间,大家经常看到回文利独自一个人在分析室对照着笔记练习,加热套的电流如何调节才能保证蒸馏速度,硫含量分析样品加入量对分析结果有啥影响,原油水含量测定的关键操作点,他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总结。转岗三个月后,回文利成长为了原油岗位的行家里手。

“基础差,年龄大,那我就笨鸟先飞。”回文利用最“笨”的办法学习新的岗位技能,他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只要用心干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烂笔头”确保数据准

“原油岗位监控分析进厂原油品质,为公司原油调和提供精准数据,一丝一毫不能马虎。”回文利深知每个检验分析数据的重要性。所以,他又多了更多的笔记本,每个上面都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

为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他每次都严格按照笔记上记的检验分析标准进行实验测试,详细记录分析数据。回文利明白这些数据的重要性,一旦提报错误就会对生产造成影响。因此,他每天都把数据一一记到笔记本上,时间长了各项数据爬满了整本笔记本。每次实验过后都会跟以前的数据进行比对,稍有异常就会引起他的注意。

今年4月26日,回文利像往常一样进行原油酸值测定,把酸值的测定结果记在笔记本上,通过比对发现今天的数据较往常突增了近一倍,已经接近了公司进装置原油酸值的设防值。

“必须复采进行核实。”回文利明白原油酸值对装置防腐的重要性,他立即带上采样器具来到原油罐区,对数据异常的调和罐重新采样,再次进行检验分析,测定结果与第一次分析数据一致。经过他反复采样、实验复核,最终认定原油酸值确实突增了。回文利立即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主管技术人员。   

通过再次试验确认,质量计量中心及时通知相关生产部门重点关注原油酸值,按照酸值变化对原油调和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为装置平稳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作为一名检验分析员,回文利是一名对数据非常认真负责的同志。”质量计量中心副经理庞莲这样评价到。

“检验分析数据是装置生产的眼睛。”把好每一道数据关是对每一名检验分析员最基本的要求,能及时发现每一个异常数据并做出正确处置是一名检验分析员最大的荣耀。

回文利从数据小白,到通过“烂笔头”“勤发问”把好每一道数据关,他用勤能补拙践行着一名石化员工最基本却又最闪亮的素养。

“螺丝钉”站好每个岗

不只是做好一名合格的化验员,翻开记忆的“笔记”,回文利在每个岗位都一直保持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989年春天,18岁的回文利应召入伍来到承德,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部队严格的要求,让他时刻督促自己苦练军事技能,严格的内务管理,也练就了他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回文利所在中队在地方某监狱服务,高墙上的哨位就是他和战友的岗位。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片刻不能离人,经常性吃不上热饭成了这些哨兵的难题。

回文利是回族,平时都是自己做饭,为了让战友们吃上热饭,他坚持每天早半个小时做饭,提前去哨位替换战友。这一坚持,就是三年!战友们再也没有吃过冷饭。回文利也因此成为部队领导和战友们心中的“最美士兵”,年年获得中队嘉奖,并在入伍第三年成为一名中共预备觉员!

1992年,回文利脱下军装,来到沧州炼化油品车间,成为了一名油品装车工。退伍不褪色,他在新岗位苦练操作技能,传承老师傅们苦干实干的精神品质。

工作期间,他依然保持着部队中提前30分钟到岗的习惯。每天对装置进行预检查,每一个阀门,每一条管线,他都要细细查看,及时记录反馈异常情况。

20多年前的油品装车站台不仅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更大。尤其在冬天接卸原油时,要将提前将油品加热到四五十度融化后才能接卸。卸车需要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抱着接油管,一个人拧紧连接处的螺栓。回文利和同事的棉袄、帽子,甚至毛衣经常会沾上原油。

最难的是,当时没有定量装车设备,装车完全靠操作工的经验和控制阀门的手法。回文利每次都在装车环节紧盯接卸口,一盯就近三个小时,赶上寒冬腊月,手脚都会冻得通红。

“必须盯守好接卸口啊,要不鹤管就会冲出来,油品还有冒罐的危险。”丰富的装车经验,回文利练就了掌控阀门开度的诀窍,他能精准控制每一环节装车油品传输的速率。在他负责装车的20多年里,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每一个装车任务都能顺利完成。

1997年,回文利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了装车班副班长,更是通过了公司2007 年的第一批高级工考试,成为装车班的第一个高级工。

“橄榄绿”到“石化蓝”,回文利用31年的默默付出展现了一名退伍老兵不怕吃苦的军人品格,他用最质朴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诠释了一名平凡石化人的责任担当。回文利用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做好企业航船上一颗牢固的“螺丝钉”,守牢自己的责任,助推企业发展。

7月12日,是中国石化成立四十周年,也是回文利 52岁生日,能与中国石化共同庆生,他感觉很自豪……   (王立梅  曹湘莉)


信息来源: 
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