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炼化公司组织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11月19日,公司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总结近5年来科技创新成效,安排部署下一个5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表彰在科技领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励广大干部员工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庆水强调,站在建厂50周年的新起点,科技创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成功企业、打造新沧炼贡献科技力量。
公司领导张波、胡佳、秦红宾、计松出席会议,副总师,各部室、各单位负责人,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奖项目代表以及各运行部技术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期间公司在新产品开发、生产优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确定“十四五”期间科技工作总体目标,部署科技工作重点任务,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为“建设成功企业、打造新沧炼”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副总经理计松作了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回顾了5年来的科技创新成绩,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科技创新工作。“十三五”期间,公司紧紧围绕扭亏脱困、转型发展,突出效益导向,在科技创新方面累计投入3.2亿元,先后实施了燃气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食品级硫黄产品开发、厂区VOCs治理、重整生成油液相选择性加氢脱烯烃技术应用等69个项目,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26项。其中,低温SCR脱硝技术、旋流溶气气浮除油技术等均为中国 石化系统内首次应用。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经营创效能力,夯实了安全环保基础,提高了节能减排水平,培养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狠抓产品开发,开辟了效益增长新途径。二是狠抓深度优化,催生了提质增效新动力。三是狠抓隐患治理,筑牢了安全环保新屏障。四是狠抓升级改造,实现了设备管理新突破。五是狠抓信息驱动,打造了经营管理新引擎。
在集团公司2021年科技进步工作会议上,党组提出要加快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落实集团公司要求,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聚焦主攻方向,推动公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新增长点接续,持续提升创新支撑和引领能力。“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的任务,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发高端化工产品,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二是积极探索新能源利用,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三是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四是健全科技创新机制,持续提升创新效能。
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庆水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过去的5年,我们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公司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对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切实增强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我们要深刻认识公司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世界科技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要求我们必须弯道超车。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要求我们必须自立自强。
二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打造沧炼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当务之急是结合工作实际,把方向搞清楚、把路径理明白,对朝哪儿走、怎么走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四面出击。初步考虑,以下3个关键处必须实现突破。要在解决自身“卡脖子”问题上实现突破,在开发高端化工产品上实现突破,在新兴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三要大力营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当前,集团公司处于加快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的关键阶段,公司正处于打造沧炼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时期,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营造更加优越、更有竞争力的体制机制和创新环境,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积极性,打造科技创新强劲势能。要让创新激励更加有效,让创新队伍更加壮大,让创新环境更加优良。
党委常务副书记张波主持会议并强调,要紧紧把握“3个必须”(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必须弯道超车、必须自立自强),在自身“卡脖子”问题上、在开发高端化工产品上和在新兴技术领域3个关键处实现突破,站位高、方向清、思路明。会后,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张波宣读表彰决定。经公司研究,决定授予谭德宽等5人“科技工作标兵”荣誉称号,授予周从雨等33人“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燃气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5个项目为“优秀科技创新项目”,授予《催化裂化回炼原料的优化与实践》等9篇论文为“优秀科技论文”,授予《油品装车口密封装置及油品装车装置》为“优秀专利”。在热烈的掌声中,公司领导为获得科技工作标兵、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优秀科技论文和专利的集体和个人颁奖。
期间,科技工作标兵获奖代表安泽志、刘骏分别作交流发言。